突然总结
2025-08-23 16:37:21

一写总结就感觉自己真是什么都没干啊。

回顾近期,我的地球online日本篇一直在推社畜线,再过一个月就能达成「试用期通过」成就,进入更高级的副本。

期间虽然也干了不少支线,这里暂且不表。年底再说(。

那么开始上班这小半年,干了些什么呢?

日语

逐渐适应了同事的交流节奏,工作场景的对话,因为 context 和词汇已经熟悉,基本能听懂。

然而私下的闲聊,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

A: 你知道吗?那个⚫️⚫️真的很不错。

B: 是啊,⚫️⚫️真的很棒,尤其是它的⚫️⚫️和⚫️⚫️!

A: 我也这么觉得!⚫️⚫️的⚫️⚫️真是太厉害了!

B: 对啊,⚫️⚫️是最好的!

上下文和整体语境都能猜出来,但具体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简而言之就是词汇量不够。

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还是挺轻松的。虽然会有严肃的场合,整体上比较 relaxed。

前辈和同期都非常友好,不管我做了点啥,情绪价值都拉满。没见过谁发脾气或者大小声,也完全不会有明面上的冲突。相比上一份工作,简直是天堂。

公司也非常遵纪守法。就拿加班来说,新人原则上不允许加班。如果无法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研修内容,可以跟前辈商量,调整研修内容,确保不影响定点下班。如果实在是需要加班,需要提前跟上司沟通,说明理由并获得批准。

只要加班,就会有加班费。国内从未体验过,加班一分钟也给加班费。

这个月前辈防我们加班已经防到了什么程度,几乎每天都会被提醒:差不多就行了啊/今天就到这儿吧/该下班了哈/明天再干哈…

又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技术

工作内容上,前三个月在学 Java,第四个月开始学 VB.NET,项目主要是写 Windows 客户端。

一开始听说要学 VB.NET 的时候有点懵逼,我大概知道这是微软 .NET 的那一套东西,但实际应用情况完全不了解。去问了还在微软打工的同学,他也很惊讶怎么现在还有人用这个。

同学的原话是:“啊?我司还在维护这个吗?”懂的都懂了(。

后来同学安慰我说没事的,现在写什么语言都差不多,一切 engineer 都是 prompt engineer。心情是淡淡的。

但该学的东西还是要学的。

写 VB.NET 的优点还是有的,比如我终于可以告别 Eclipse 拥抱现代化 IDE 了。上一次用 Visual Studio 还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感觉它笨重又繁琐,没必要的功能一大堆。用了两个月 Eclipse 之后我郑重给 VS 道歉,我是傻逼。

Eclipse 唯一的优势就是免费了吧(。)

但话说回来,即使 IntelliJ IDEA 免费了,我也不觉得咱能升级到这个。

VB.NET 学起来也不算太难。大概熟悉了两三天之后我就能写 leetcode medium 水平的题了。

现在只要一边查文档一边问 AI,基本能用 Java 写的程序也就能用 VB.NET 写出来。多线程、异步、GUI的概念还没接触过不了解,但学起来应该也不难。

考证

去年考了 3 个证,今年只考了 1 个。兄弟你也太躺了。摇头(但话说回来咱们来日本不就是来躺的吗

这个月初考了 Java Silver。这个证书在国内大概没什么用,但在日本还是挺有用的。毕竟 Java 是日本企业最常用的语言之一,拿到这个证书可以证明我有一定的 Java 基础。

话是这么说,考试的题目实在是太刁钻了,考一些实务里没有用过的知识点。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正确率不到50%,复习了一个月才勉强达到73%。

实话说以我的谨慎程度,不刷到 80% 以上是不愿意冒险考试的(。但跟前辈的大话已经放出去了,8月不考不行,越拖越不想考,就硬着头皮报了8月第一周的考试,低空飞过。

接下来想考的证书还没想好,有这么几个方向:

  • AWS。非常吃香,从 Associate 到 Professional 有很多个证能考,但我对 AWS 的了解很浅,要花不少时间。
  • Azure。微软的云服务,跟 VB.NET 有点关系,但我对 Azure 的了解几乎为零。
  • 应用情报技术者。很实用很全面的考试,但我错过了今年最后一次考试的报名,只能等明年4月再考TT
  • 商务日语。无需多言、、、

总结

工作五个月了,属实没有什么产出,主要在适应和学习。

在国内大概无法想象这样的节奏。哪怕是应届生,五个月了怎么也要有产出了吧?(甚至是入职前实习就该有产出)什么产出都没有的话,能不能转正也是个问题。但在日本这都不是事儿。前三个月集合研修,后三个月实务研修,从零开始学,几乎没有产出要求。试用期有半年,但这半年只要没犯什么大错,基本上都能转正。转正后还有三个月的 On The Job Training(OJT)。

港真我感觉头一年都干不了啥大事(你这个水平也干不了啥大事(x

虽然公司对我没啥要求——也不是完全没有,但对于在国内卷惯了的本人来说,就跟没要求一样。本一生要强的老中人不能对自己没有要求哇。

成为二年目之前,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许愿:

  1. 不要捅任何篓子
  2. 争取能有点产出。
  3. 半年怎么也要考两个证吧。

加油。


最近有一个突然感觉唏嘘的点。私人时间和上一份工作常用的电脑都是 Mac,虽然游戏电脑是 Win,但那基本上只是一个 Steam 启动器。自己惯用的效率工具和 Workflow 都是基于 Mac 的。

入职后第一个不适应的点就是电脑。公司发的电脑是 Win 笔记本,键位也是典型的日式布局,一时非常不习惯。比如说,数字键上方的符号布局几乎和常见美式布局完全不同,2的上方不是 @ 而是双引号(")。其他的诸如 +、*、-、/ 等符号也都不一样。甚至日本的操作系统是打不出 backslash(\)的,就算按下了那个键,也只能打出日元符号(¥)。

操作系统+键盘布局+语言习惯差异,让我一开始甚至连打字都费劲。想复制粘贴,要愣一下是 Ctrl 还是菜单键?想管理窗口/截图/录屏/访问剪贴板记录etc,都要思考一会儿再放弃并默默谷歌。

还有更丢脸的时候,想要装个大逼给同期演示一个命令行的用法,在 Windows PowerShell 里丝滑输入了一串 Unix 命令(甚至都不是正常的命令,是我自己习惯的简化版 Alias),理所当然地报错了(擦汗。诸如此类种种。

然而这个月某个假期在家用 Mac 的时候,发现自己在 Mac 上按出了一套丝滑的 Win 快捷键,甚至键位都是 Win 的布局。当时的感受是:啊,我也有今天(不是。

此刻在 Mac 上用 VS Code 写这篇博客,某些标点符号的键位也让我隐隐感觉违和。好像我的身体已经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而我的认知还停留在一年(两年?)前。

这种微妙的错位感。

Prev
2025-08-23 16:37:21